日前,在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采访,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去年,一位有合作意向的美国客户到昆船公司考察,在参观了公司生产车间、了解了设备制造工艺后,提出一个要求:对他们订购的设备,一定要“特殊对待”,用最高的标准保障产品品质。
一般来说,客户有这样的要求,也属正常。但接待这位客户的一位昆船公司负责人却有些“不高兴”,当即予以回驳:“在昆船没有‘特殊’二字,所有产品都是一个标准、同等对待,不存在‘高低’一说。”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认为,这样的回答会让客户不高兴,合作“恐怕要泡汤了”。没有想到的是,客户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昆船人的理性和自信大加赞赏,很愉快地签订了协议。
理性,源于成熟;自信,成于实力。昆船人敢于说“不”的心态,与企业多年来所构筑的完善管理体系和严苛生产标准密不可分。在昆船公司所建立的整个企业管理链条上,制度作用替代了人为干预,几乎所有的生产制造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统一设定的工作流程和机制框架内规范运行。
“科学、有效、完善、规范的管理,是一个企业产品品质的根本保障,也是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昆船第二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武智,是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管理者,对此他感触颇深,“管理就是扎马步。基础牢了,走起来才稳当。”
近几年,昆船公司开始频频向高端市场发力,并逐渐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扎实的基础管理铸就的高品质产品。在昆船公司,大到成套设备、小到机器零件,每个产品的出厂,都有着严格过程控制标准和流程。
“比如这个小部件,在到达客户手中之前,必须经过三道‘关口’。”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志国在接受采访时,特意拿出一个微型电子板给记者举例说明,“一是每一道工序自查自检;二是下一道工序对上一道工序复检;三是质量人员专检。产品要经过这三道检查后才算过关。”
车慧,是电子公司质量部检验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加盖印章,产品才能进入下一道生产工序。
她告诉记者,像她这样的产品检验员在电子设备公司有18名,他们的职责是严格按检验标准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检验产品不错检、不漏检,力求做到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除了三道检验关口,昆船公司还建立了相应的责任追究和问题整改机制。他们规定,无论哪个环节发现问题,无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都要按照“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的标准重新返回到起点——从设计到制造再到管理,一层层检查整改。
不仅如此,昆船公司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更是一丝不苟。他们在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融入了信息化控制手段,将各个作业流程、节点联成网络,大大提高了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记者在昆船二机公司七分厂机加数控车间看到,每个工段前都安装有实时显示进度的小型计算机。
“这是车间作业管理系统。”机加数控一班班长钱建军介绍说,车间操作人员每完成一道工序,都要将相关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内,并向检验员汇报。检验员在检查确认无误后,将数据提交至系统。
通过系统,车间管理人员不用到现场,就能实时掌握生产进度、调节生产节奏,同时还能依据生产数据对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细节决定品质。昆船公司的质量管理,不仅覆盖了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延伸到产品出厂状态、包装运输环节、外包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甚至对外观喷涂、镀锌氧化、焊缝等细节都有着明确的标准,其管理精细化程度可见一斑。
多年来,昆船公司的产品合格率均保持在100%,从未接到过一起有关质量问题的投诉。
也正是这样严苛而精细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树立了昆船公司在制造业领域的良好口碑,使其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尊重。
记者在昆船公司采访时,恰逢公司开展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工作。昆船公司正朝着管理的更高目标、更严要求、更细规范迈进。
“管理,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昆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姬利晨表示,下一步他们将重点围绕产品品质提升,持续强化管理的保障作用,为企业在新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夯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