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方式 |
|
|
徐州捷顺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徐州市三环北路金驹物流园隔壁
联系人:赵经理
电话:0516-66673569
传真:0516-87763777
邮箱 :18651795088@163.com |
|
|
|
|
众凯动态
|
当前位置:首页 >> 众凯动态 |
|
转型中国的期待
|
来源:
发表日期:
2012/11/24
阅读次数:
3521
|
——从高新技术企业“三笔账”看一个“新的高新时代” |
|
2012-11-23 |
|
|
在世界经济的萎靡困顿中,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势头强劲:户均研发投入是工业平均水平的7.6倍,盈利面99%远高于全国54%的平均水平,减免所得税1393亿元却上缴税金1.34万亿元,当之无愧地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锋队。 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至今仍然让世界经济陷入下行境地。 这股寒流无可避免地袭击了中国。 以史无前例的4万亿投资为标志,中国打响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救市之战。 当然,在多元化并存的当下社会,一个国家的兴盛,注定要完成由大到强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过去10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累计贡献已超过美国。这就让世界各国更加期待中国“引擎”的轰鸣向前。 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不可为继,让中国充分意识到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的急迫性。过去几年间,中国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扶持力度,强力推动各大产业的转型升级,不间断地抢占科技制高点。这在经济领域得到了充分体现。2012年中国内地有73家公司进入世界500强,且连续9年保持增加势头。 在世界经济的萎靡困顿中,依靠对于创新的空前重视,中国经济迎来了产业振兴的新时代。 作为转型年代的晴雨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势头相当强劲,户均研发投入是工业平均水平的7.6倍,盈利面99%远高于全国54%的平均水平,减免所得税1393亿元却上缴税金1.34万亿元,当之无愧地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锋队。 那些掌握着全球资源的跨国巨头企业忽然发现,一个属于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时代到来了。 把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写进法律条文:在全球逐鹿的历史大幕中抢占科技制高点 第一笔账:研发投入总量占全国企业53%,户均研发投入是工业平均水平7.6倍 创新,企业存在的宿命。企业,人类创新的先锋。 金融风暴的波诡云谲,催促着各国立足各自实际,大刀阔斧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变革。 全球逐鹿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 2009年1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世界上都在考虑占领科技的制高点,也就是占领新型产业的制高点,这些才真正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这无疑是再一次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纵观人类历史,科技一直是经济的发动机。而几乎在每一次经济危机来临之时,都会孕育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在过去100多年里,勇于冒险,勇于奋斗,勇于创新,无数高新技术企业,改变着世界的命运。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人们创造历史的权利和通道。但是,在过去很多年里,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通道并没有完全打开。 把不从事自主研发的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加工型企业,当做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扶持。在过去20年间,因为没有法律条文约束,一些“伪高企”,头顶着光环,从地方政府或资本界骗取优惠和支持; 在鱼龙混杂的形势下,一些“真高企”,无端受到指责和质疑,甚至难享本该享有的政策和权利。 这正是21世纪转型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5年10月,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企业所得税法》起草的大势下,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大量调研、多次测算,3年内听取9个中央部门的意见,形成了新时期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总体思路。 一改上世纪90年代初期对加工生产环节较为偏重的导向,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更加注重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重“运用什么技术”,而重“怎样改变技术”;强调技术功能,弱化产品导向;从制造业研发扩展到服务业研发;研究开发的持续投入与研发资源的科学管理并举。 新《办法》起草者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郭戎认为,通过重新设计、调整与界定认定指标和强化管理体系建设,中国要“培育出一批极具自主研发和技术产业化能力的企业”,“促使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向价值高端演进”。 2007年3月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把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写进法律条文,中国开始了迈向新世纪的投子布局。这预示着在金融风暴袭来之前的几年间,中国已经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旗帜。 在随后公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进一步明确了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调整的方向:“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所称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二)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三)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四)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 (五)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这就实现了智力、政策、资本的有效结合,一旦作用显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定呈现几何级数的良性增长。 2010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总量2694亿元,占全国企业的53%,占全社会的31%;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当年获授权发明专利4万件,占全国同期的31%;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户均研发投入846万元,是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的7.6倍。 在全球逐鹿的历史大幕中,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走向前台,抢占制高点。 对于转型中国的发展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认为,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生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锋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让高质量企业群体登上世界舞台:担起中国转型升级生力军的重任 第二笔账:盈利面99%远高于全国54%的水平,减免所得税1393亿元却上缴税金1.34万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似乎总能听到时代的先声。 2008年如同一根醒目的标杆,为世界的未来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依靠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经济才能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在中国的经济和科教大省江苏,由大学教授创办的苏大维格,在经济寒流冲击中逐渐发力。 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国内外市场萎缩,并未打乱它重金投入科研的脚步。尽管净利润只有2703万元,苏大维格当年却投入1500万元,用于新技术与产品研发。这为它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当年年终盘点时,苏大维格的业绩实现了翻番增长。回顾当年大胆投入研发的行为,苏大维格董事长陈林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309万元减税可谓雪中送炭。 如今,苏大维格已在创业板上市,并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微纳米光学关键材料和设备的研发与制造者”。 面对桎梏经济发展的企业“大而不强”的现实,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指引作用,引导企业提高创获与运用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 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必须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之时的近3年内,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至少获取一项自主知识产权,并鼓励企业尽可能扩大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保有量。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则通过对研究开发费用辅助账目科目的细化,规定了用于研发活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可计入研究开发费用。 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为数众多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良性循环模式,一个高质量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逐渐登上了世界舞台。 在中国创新高地中关村里,北京三一重机,在2008年成为新《办法》认定的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6000余万元科研经费支持。每年把销售收入的5%—7%投入研发,如今已成全球最大的桩工机械制造企业。 在山东潍坊,歌尔声学累计获得国家税收优惠8000万元。2008年以来,歌尔声学克服金融危机等影响,实现销售收入4年翻两番。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继续逆势发展,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 从弱小到强大,从跟随到引领。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为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3万亿元,占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的15%;出口创汇4520亿美元,占全国的24%。有人进行了一项粗略统计,在肩负转型重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间,80%左右都是高新技术企业。 新《办法》起草者之一、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处处长郭建平算了一笔账:“根据对2008年认定的11622家高企的跟踪调查,2011年拥有发明专利8.4万件,比2008年增加了81%。高新技术企业盈利面为99%,远高于全国54%的水平。” 来自税务总局的数据验证了郭建平的说法。2008到2010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减免所得税优惠1393亿元,同期累计上缴税金1.34万亿元。 谈到如何看待“中国因素”带来的转变,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中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这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空间。在产业发展的国际扩散模式中,中国将不只是“领头雁”,更有望成为“领头龙”。 把“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大国崛起的风向标 第三笔账:留学归国人员增加42%,占创业板上市企业的86%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企业充当了国家征服世界的先锋。 作为其中的佼佼者,高新技术企业实力的变化,成为世界性大国崛起与衰落的风向标。 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 在中国南方,一个年轻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中国创新大潮的引领者,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就是成立于1991年的迈瑞公司。10余年后,它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产品销售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资金实力上比,它远不如那些著名的对手——通用电气、飞利浦、东芝和西门子,但它持续创新的能力令世界刮目相看。 “我们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当年研发,这比国际上很多大的竞争对手要高,他们只有7%,有的只有6%;也远远高于我们国内的竞争对手。但是从取得的成果来看,我们一般的产品研发项目,3年内就能把所有的投入全部收回。”迈瑞董事长徐航说。 2006年9月26日,迈瑞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如今,它被美国研究者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公司之一。 在此前的10多年中,“中国制造”已逐渐遍布全球。但是,没有哪个国家会满足于只靠廉价商品走向世界。当然,也没有哪个企业可以轻轻松松地进入异国他乡。 在世界市场中,无论挑战者还是被挑战者,竞争的法则同样苛刻。 就像美国哈佛商学院副院长约翰·奎奇所说,这个世界并不需要更多的碰巧成为全球性企业的跟风者,世界需要的是创新。 “80后”创业者华剑锋正在体味高企的甜蜜。2010年,他和两个师兄弟创立了北京科易动力公司。一年之后,科易动力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上的好处不说,高新技术企业还给了我们一块招牌。这就让高层次人才更加信任我们。”在华剑锋看来,“电动汽车行业对于科研人员要求很高。我们公司70%—80%都是研发人员。” 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小提琴手,近年来,中国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者,大都有着类似感受,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青睐,在众多政策引导下,创新资源加速向高新技术企业集聚。 目前,在人才引进、金融支持、土地使用、科技项目等方面,各地政府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了众多配套政策;辽宁、浙江、江苏、重庆、厦门、北京、湖北、云南等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中央和地方联动,产生了叠加效应,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中国制胜未来的利器。 有业内人士推算,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国家高新区,2011年创造的生产总值达到41662亿元,占全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8%。按照近年来的增长势头,这一比重在2020年将达到20%。 高新技术企业走过的历程,重叠着世界现代化的脚印。其间充满了国与国的角逐,也书写了人类对于自身的重新发现和思考。 没有人能够简单断言,处于转型、竞争、合作种种复杂境地的高新技术企业,最终会取得多么重大的成就。没有人能够轻易预测,在科技、文化、创新等的合力作用下,高新技术企业还有多少未被激发出来的潜能。 但我们知道,未来总在想象之外。 在“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推动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不停地创造梦想。 根据科技部对2008年认定的11622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的跟踪调查,2011年,高新技术企业留学归国人员、研究生学历人员分别比2008年增加了42%和58%。 来自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另一项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3万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15%;在创业板上市267家,占创业板上市企业86%;在中小板上市501家,占中小板上市企业的75%;在主板上市399家,占主板上市企业的28%。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强势崛起,传统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竞争优势逐渐萎缩。2012年,中国内地有73家公司进入世界500强,且连续9年保持增加势头,成为一个强大有力的证明。 “汽车企业已开始将业务外包到美国”,“新能源技术已然领跑世界”,对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强势崛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球策略执行总监、荷兰前教育文化与科学大臣奈丝安认为,中国正逐步从“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实验室”。 用创新奔赴市场,用创新连接市场,高新技术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力量,穿越民族国家的疆域边界,扫除建立世界市场的障碍。 当人们以创新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时,全球版图可以用另外的线条来勾勒。 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大国崛起的风向标。 【评论】转型中国的一道必答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方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找新的竞争优势,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成为时下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人们不难发现,在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众多高新技术企业承受压力,逆势上扬,势头强劲,成为应对危机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国家高新区作为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已经成为“稳增长”中的重要支撑,正在成为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高新区的蓬勃发展,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经过20多年布局、建设和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渐成长为高新技术的领军企业。回首20年的创新创业之路,获取的经验丰富而珍贵。前一个发展阶段,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偏重于规模扩张和产能扩大,没有意识到要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真正依靠原创新技术成果赢得市场优势的还不多。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政府部门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修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把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真正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导向。 几年来的实践充分显示了这一政策的巨大威力。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总量占全国企业的半壁江山,户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多。2008至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上缴的税金是其税收减免额的10倍。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创新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传统经济形态下,一个企业或许可以凭借某项独门绝技成为“百年老店”,但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一成不变想长期繁荣发展几乎不再可能。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赢得先机,取得优势地位。如果因为传统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羁绊而无法做出有效调整,竞争优势机会很快丧失,美国柯达公司的破产就是例证。创新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企业概莫能外。 企业兴,则产业兴;企业强,则国家强。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决定了产业的兴衰更替,更决定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面对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若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添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而筑牢国家发展的基石。这是十八大报告指明的方向,也是转型中国的一道必答题。 | |
|
|
|
|